展望¦ 歐洲華文作家協會2024年5月活動預告
歐洲華文作家協會將於2024年5月25日與26日與德國漢學界知名學術研究單位德國海德堡大學漢學系合作舉辦 「多重視野下的華語文學 - 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歐洲華文作家協會第十五屆雙年會」。
歐洲華文作家協會 部落格
歐洲華文作家協會將於2024年5月25日與26日與德國漢學界知名學術研究單位德國海德堡大學漢學系合作舉辦 「多重視野下的華語文學 - 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歐洲華文作家協會第十五屆雙年會」。
2023年11月18日幾位不同的文友給我先後傳來消息,告知歐洲荷蘭女作家池蓮子女士逝世。於11月21日開追悼會。消息來源於馬來西亞的朵拉老師。她的女兒菲兒正好在荷蘭,從池蓮子老師的家人處獲得消息後便轉告了。
「到巴塞爾,最好不要錯過巴塞爾美術館!」記得出發前,朋友這樣稍稍地叮嚀。2022年七月來到端士第二大城市巴塞爾(Basel)開歐華作協年會,我當然没有錯過,因為大會的行程中就有安排去看巴塞爾美術館。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我沿著瑞士巴塞爾萊茵河畔漫步。途經離中橋不遠的四星級克拉夫特酒店(Hotel Krafft),想起諾貝爾文學家赫曼·赫塞與他的三個女人的故事。
回顧過去數百年的歷史,中華文明與歐洲文明曾經有過三次歷史性的接觸;三次都是歐洲人主動前來叩門。訪者返國後,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向歐洲人介紹中國,使得歐洲人對中國產生了三種截然不同的時代看法 : 從仰慕到崇拜,從崇拜轉變為輕視。
旅居歐洲,發現歐洲的中學歷史課本,強調的是歐洲本土文史。講述全人類進程,也是從古希臘和古羅馬帝國開始,包括兩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國等幾大古文明,往往一帶而過,甚至避而不談。
前言: <訣別與道别>拙文,是對人性深沉無奈的淵嘆,也是無可避免的宿命,或可一讀。
年輕的時候,我並不感興趣做一個作家。那我為什麼會走上寫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