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下同行 - 劉又瑋(比利時)

2025-08-21

每一把傘之下,俱是一個結界般的小世界。

此結界分隔天上的水、地上的人;分開了溼與旱;也分別了狼狽或從容。

執傘之人多獨行,但也免不了與人結伴。共傘之人各不相同,便形成了小世界中相異的磁場與氛圍。

當父母與子女在傘下同行,這傘就是爸爸媽媽護衛著孩子抵禦雨水的盾牌。大人謹小慎微地照看這傘是否足以為心愛的孩兒免去打溼身足的危機,儘管小兒們看著雨滴有趣、玩著水珠開心,渾然未曾察覺父母的緊張,「被雨弄濕了頭髮或身軀,可是會感冒的啊。」

情侶共撐一把傘時,雨濂將這一方溫情蜜意的世界與天地相隔絕了。這時傘總不嫌小,但盼兩人攜手無間,從落雨淅淅行至雨過天晴,方不捨依依地將傘收攏,雙人重回熙攘塵世。

頗耐人尋味的景象,是雖然兩人共用一把傘,卻雙雙各溼了一邊肩膀,傘下則壁壘分明。明明天上正落著雨,二人間偏偏還隔著禮貌或拘謹的距離,寧可半身乾半身溼,也要客客氣氣地在傘下謹守住自己的界限。由此看來,這兩人若非不甚熟悉之友伴,便是因天候的變卦而不得已同傘共行。

然而這傘下的界線或有變化之機。當同傘之人愈行愈近,不再各濕著一邊肩膀行走於雨中,傘下的鴻溝已隱隱然消融於無形了。

最動人的雨中即景,莫過於成年子女一手撐著傘,一手圈著老邁父母的肩,仔仔細細地護著他們莫要淋了雨,寧使自己大半個身子露在傘外被雨水打濕,也要讓昔日曾為稚幼的自己撐起一把傘的摯愛親人,安安穩穩地行走於雨中。

執傘而行,雨水遇之即避。然傘下的時光之流,卻如雨絲悠悠不絕。

雨中巴黎,撐傘穿梭,各自的小世界在輕落的雨絲中靜靜交錯|圖片來源:古斯塔夫·卡耶博特(Gustave Caillebotte),《雨天的巴黎街道》(Rue de Paris, temps de pluie,1877),維基共享資源。
雨中巴黎,撐傘穿梭,各自的小世界在輕落的雨絲中靜靜交錯|圖片來源:古斯塔夫·卡耶博特(Gustave Caillebotte),《雨天的巴黎街道》(Rue de Paris, temps de pluie,1877),維基共享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