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的意義 - 老木(捷克)
詩歌顯然是由人類最早的圖騰崇拜咒語和對神的讚賞、頌楊、恐懼、祈求等口頭表達中的一些具有節奏性的表達形式演化而來的文學樣式。是人們剔除一般語言中的非核心部分,以最精簡語言短句形式所構成的思維成果的表達形式。因此我們可以說,詩歌是文學表達諸多方式中最接近人們心靈感受的精煉表達方式。
從意識的遞進解構來說,心靈的感受分為先天感知和後天知覺兩個部分。先天的感知是無條件直覺獲得的,是非形式邏輯的;而後天的知覺則是經驗的,符合形式邏輯的。
於是我們可以說,文學是人們的先天感知和後天感知組合體的對外表達。而詩歌則是文學的諸多表達手段中,最接近先天感知的一種文學形式。
也就是說,詩歌能更多體現詩人個體感性的直覺狀態。所以,接近先天感知的詩歌,帶有最濃烈的情緒因素。這也就是詩歌雖然簡短,卻是最容易打動人的原因了。
詩歌之所以容易感動人,除了它更接近人們的直覺感受而情緒濃烈之外,恐怕還因為它與人類生命的震動頻率有關。
從中國傳統哲學的五行所對應的五音來說,人類生命的五種聲(母音)音,對應著金木水火土屬性的五臟。這種以往被認為是迷信的說法,正在被現代的同頻諧振理論所陸續證實。也就是說,詩歌的音韻,是與生命的振動特徵呈正相關關係的。詩歌的節奏,無論是格律詩的嚴格平仄對仗、連、韻腳要求,還是格律詩和散文詩都同樣具備的內在文字節奏,都應該與人類生命本身的各種諧振有關。
當我們把太極的對立統一,五行五音與生命的諧振做綜合分析,我們會發現,詩歌作為一種生命的表達形式,不僅是生命對外的輸出,還有對外表達時生命通過內部的諧振所帶來的生命獲得。
這告訴我們,詩歌創作的"成功"(作用)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創作者自身對表達(釋放生命張力)的滿足,另一部分則是是來自外部認同的獲得。
由此,我們發現,詩歌的功能首先是滿足生命表達的需要,然後才是對生命之外發生影響。
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就得到了用怎樣的態度對待詩歌才是正確的。那就是,詩歌創作首先是基於個體人的自我內心抒發和表達的需要。詩歌創作過程本身。就已經具備了最基本的第一層意義。而外部對於個體人詩歌創作的認可,是第二層的來自外部的意義。
顯然。第一層內在的意義是基本的,第一性的。第二層外在的意義是附加的,第二性的。
如此說來,每一首詩歌創作完成後,就已經成功了一大半,而外部的認同只是錦上添花的部分。
所以,一直以來,我堅持"不分高低"地看待和欣賞所有人的詩歌創作。注重詩歌作者的人生格局和情感表達,而不特別注重作者所運用的表達形式。
這種觀念常與我的一些喜歡依照表達能力把詩歌作者分為高級和低級的朋友們的觀念發生矛盾。
在我看來,任何詩歌表達都值得尊重,因為所有作者已經完成了內在的自我審美享受過程,實現了詩歌的主要功能。而作為二次審美的在外的詩歌審美與評價,則往往把詩歌表達形式的高低看得很重,甚至本末倒置地忽略詩歌的第一次審美的核心作用,吧外部評價看得過重,從而進入"形式的傲慢"。
很顯然,如果按照把詩歌分成高級低級的當今標準來區別對待,那麼中國最古典的詩經就只能留下"雅","頌"部分,而源自民間通俗的 "風"的部分,則不合"形式創新"的標準,而應當剔除。
詩歌是人們的直覺和知覺,對現實生活充滿情感的審美及富於韻律的簡約表達。
2019/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