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天下維也納 (散文 / 奥地利)
作者 常暉
上世紀90年代初,我曾從波士頓赴維也納觀光旅遊了一個月。那是六月,維也納的空氣裡,彌散著沁人心脾的花香。暮色蒼茫裡,我迷醉於老城區的大街小巷,流連忘返。很快,夜深了,感覺飢腸轆轆。偶見黑山廣場對面燈火通明,貌似餐館。走近一看,竟是一家老滋老味的百年咖啡館。一頭扎進去坐下,中國胃立馬暗示:快來一道熱熱的湯吧!就這樣,那晚的一道湯,讓我愛上了維也納美食。
那是碗「牛肝清湯(Leberknoedelsuppe)」。熬得很入味的牛肉清湯裡,躺著兩隻手工捏製的精美牛肝丸子,湯上撒了一層綠花花的小香蔥粒。一勺清湯下肚,滿腹舒暢;一塊牛肝入口,唇齒溢香。那個夜晚,維也納留住了我的心,因為它的文化歷史,也因為它的神秘美食。
遷居維也納後,發現維也納人熬湯是出了名的。維也納清湯有別於法國濃湯,其製作過程很講究。首先,用高壓鍋是大忌;其次,必須取牛身上最細嫩部位的肉,小火煨它三四個小時,待湯裡冒出讓人心儀的清亮油花後,再舀進瓷湯缽,添入牛肝丸子或手擀蛋面絲、米團、玉米面團、牛腦、牛骨髓、火腿肉絲、牛肺片、餅干片和蔬菜片等,最後撒上一層細小的香蔥粒。如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牛肉清湯,正式出爐。
在維也納的食客眼裡,一頭牛全身都是寶。維也納著名的牛肉餐館普拉胡特(Plachutta)的菜單首頁上,印有一頭大牛,牛身每個部位皆有標注,以便大家點菜時選用。都說中國人無所不食,其實維也納人也差不多,尤其是動物內髒和腦髓。當然,他們心愛的寵物狗除外。
維也納菜系(Wiener Küche) 之炸小牛排 (Wiener Schnitzel)
德語裡,餐館也叫Restaurant。追根溯源,此詞在法語裡的原意為「休憩」,不過維也納人借用它後,其意便與熬湯息息相關了。熬湯,需要耐心,得放鬆心情等待,直至那湯熬出「濃稠」的味道來。傳統上,如果一家館子叫Restaurant,那麼必有上好牛肉湯,不過食客要有耐心,耐心等待細火熬製的好湯。德語裡的另一詞Gasthaus,則籠統地表示就餐處,不一定有好湯伺候。
其實,維也納的飲食傳統源遠流長。這個多瑙河上曾經的帝都,從公元前8世紀的哈爾施塔特高度文明到百年前的哈布斯堡王朝,千年以來,集各地美味之大全,實為歐洲名副其實的美食天堂。
公元前8世紀到前4世紀之間,喜愛經商的伊利里亞人來到奧地利境內的多瑙河域,逐步取代種葡萄的凱爾特人,從事起橫跨歐亞非大陸的貿易往來。東海的琥珀,英格蘭的錫,摩拉維爾(現捷克境內)的鐵,薩爾斯堡地區的岩鹽,萊茵河域和亞得裡亞海岸的玻璃,南高盧的陶製餐具,南歐的橄欖油,羅馬的香水,腓尼基(現黎巴嫩、以色列和敘利亞部分地區)的彩色玻璃瓶,甚至非洲的像牙和俄羅斯南部的馬轡,都在當時位於維也納郊區的羅馬行省諾裡庫姆(Noricum),被大量交易。
物來人往。漸漸地,維也納聚集了不同地區的不同種族,如屬日耳曼族的誇迪人,來自黑海的赫魯利人,伏爾加地區的匈人,伊比利亞半島的西哥特人,意大利的東哥特人,東歐的斯基利人,源於斯堪的那維亞的倫巴底人,著名游牧民族阿瓦爾人和斯拉夫人等。到了10世紀,奧地利的巴奔堡王朝(976-1246)青睞姻親政策,進一步促進了各民族的大融合。後來的哈布斯堡王朝(1273-1918)秉承其志,更是將姻親政策發揚廣大了。誰不知道哪句名言:「讓別人去打仗吧!你,幸福的奧地利,去結婚!戰神瑪爾斯給別人的東西,愛神維納斯會賜給你!」
哈布斯堡時期,維也納身為當時歐洲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其交流語言很是國際範兒,包括希伯來語、希臘語、拉丁語、德語、法語、波蘭語和土耳其語等等。操著這些語言的居民們,用自己的家常菜演繹著不同民族的飲食特征。無論用自家的爐灶,還是在餐館的廚房,維也納堪比各路英雄切磋廚藝,施展才華的競技場。18世紀時,來到維也納的食客常常被各種美食誘惑得眼花繚亂,成了一隻隻大饞貓。德國法學家約翰.巴西里斯.庫舍貝克曾這麼描繪過當時的維也納人:「對維也納人最好的形容,莫過於他們耽於吃喝的勁頭兒。更凖確地說,是暴飲暴食。無論高貴還是低賤,無論宗教人士還是凡塵俗子,絕不例外。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認為,沒什麼比坐在桌邊喝小酒度日更美妙的事兒啦!」當時的德國作家和演員約翰.卡斯巴.里斯貝克也忍不住說:「談到吃,我在維也納一家餐館點菜時,那跑堂一口氣報了二三十道菜肴,速度之快,讓我根本搞不清它們之間的區別......我得承認,維也納的館子真是價廉物美!」
一家普通的維也納館子,在那個時代都有哪些美味?我查詢到一張 18世紀末維也納館子裡的菜單:麵疙瘩牛肉清湯、水煮牛肉配山葵麵醬和紅泡菜、炸馬肉、清水河蝦、炒鴿肉、燒羊肉塊、烤雞、炒鵪鶉、烤鵝肉、炸小牛肉、炸豬排、塞肚扒雞、烤火雞、煎鯉魚、燒鱒魚,還有各種或綠葉、或彩色、或加沙丁魚的色拉菜、土豆配菜和剛出爐的麵包,以及添加了各種香料的肉末塗料。最後還有各色精美蛋糕。
一家老百姓館子裡的菜單就如此豐富多樣,那麼皇宮貴族的宴席上,會有怎樣的景致?18世紀的歐洲正值巴洛克藝術風格的巔峰,但這巴洛克不只限於文藝作品裡的天使模樣,有錢人家的美艷女子,個個富態,人人玉環,崇尚的是 「肉感」,絕非「骨感」。所以,沒人會對山珍海味忌口。當時,一個侯爵家的標准晚宴上,嘉賓們可以一邊品著奧地利、德國、匈牙利或意大利等國的葡萄美酒,一邊嘗到下列菜肴:
第一道是湯。包括牛肉清湯、魚湯、勾芡的蘑菇雞湯等。
第二道是腌製肉類。包括火腿腸、五香肉片和魚片、牛舌、香腸和野味等。
第三道是大炒。包括野雞、山鶉、火雞、野兔、家兔,配以檸檬、橙子和橄欖。
第四道是小炒。包括山鷸、雲雀、野鳩等。
第五道是水產。包括三文魚、鱒魚、金槍魚、鯉魚、河蝦和老鱉等。
第六道是蛋類。包括烤蛋品、鹽鹵蛋和炒蛋類。
第七道是水果、面包加奶酪。
第八道是甜品。包括夾心糖果點心、乾果、果脯、拌糖杏仁泥、黃蓍小圓餅和各種蛋糕。
關於魚類珍品,它們遠不止於上述菜單上的那幾種。多瑙河以及包括紐西德等淡水湖裡,曾經有諸如河鰻、鱸魚、鱒魚、金槍魚、鮭魚、鯉魚、淡水鲑魚、七腮鰻、梭鱸、丁鮠、鱘魚和六須鯰等大量可食魚種。豬肉也是維也納人的酷愛之食。炸豬排、烤排骨、肉桂五花烤肉、烤豬肘和熏豬腿等,都是維也納人百吃不厭的美味。
談維也納美食,還有個繞不過去的重頭戲,即蛋糕傳統。常聽維也納人說,不吃午餐可以,但不能錯過下午喝咖啡吃蛋糕的機會。這話聽上去不太健康,但維也納人懂得自嘲:「節食的事,留給聖誕節吧!」維也納最著名的薩赫蛋糕百年聞名,這種裹著加糖杏仁泥的巧克力蛋糕,屬當年的皇室貢品。雖聲名顯赫,卻不大討中國人的喜:太過甜膩了些。
然而維也納豈止只有薩赫蛋糕。好幾家傳統的K u. K(指皇室)蛋糕房,如德莫爾等,都有秘方傳承下來,製作的各式精美蛋糕賞心悅目,看得人嘆為觀止,食來更是入口即化般細膩,並唇齒留甘,餘香不散。維也納的果子類和可可類蛋糕,如榛子蛋糕、核桃蛋糕、栗子蛋糕和艾斯特哈西蛋糕(內含多種果子)、可可泥蛋糕、松露蛋糕和巴黎尖頂,都比較受中國人偏愛。林茨蛋糕、馬拉可夫蛋糕、莫扎特蛋糕和罌粟籽蛋糕等也不乏人愛。關於罌粟籽蛋糕:此罌粟非彼罌粟,當地人稱為Graumohn(灰罌粟),其籽鮮美卻無害。
16世紀時,德國著名詩人和戲劇家漢斯.薩克斯曾寫道:「維也納這座城市啊,人口稠密。而令人眼花繚亂的,是他們天天美食,日日大餐,從五穀雜糧到山珍海味,從空中的鳥兒到地上的禽類。」近些年來,不斷有人研究維也納菜系(Wiener Küche),並發現這個菜系的確充滿Fusion元素,實屬無國界融合菜肴。民以食為天。維也納不僅是音樂之都,也是美食天下。不信,來此一遊。
2015.10.07 完成於維也納
(原載於歐華作協合集《餐桌上的歐游食光》 台灣秀威出版社)